资料大全 >参加方式 >防失联APP >
听课件合集>《共修》合集 >

《共修》第155期
- 恩师圣诞专辑/六度|禅定44 -

主题均收集了>90%的师父对此主题的所有开示|干货满满

本视频为课件,详细更多扩展内容可见下方文字

PDF课件浏览(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)
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

点击下载PDF课件
本场目录[点击直达]

开始前:感恩词
第一部分:恩师圣诞专辑


视频下载地址 第二部分:白话佛法佛学常识- 六度|禅定44
6 相关定义-观-观什么
记忆加深
自测题及答案

第三部分: 分享体会答疑、问卷、感恩词
《安装》APP
参加方式
进入《资料大全》


感恩词
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菩萨,感恩恩师。
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某(您的名字) 开智慧,
静下心学习师父开示,让师父的开示进入八识田,
帮助我更好地学佛修心!我自己的业障自己背,
不让一起 共修的师兄们背。
在今天共修过程中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
请南无释迦牟尼佛慈悲原谅,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,
南无护法菩萨慈悲原谅。


二、六度波罗蜜|禅定44

视频下载地址

PDF课件浏览(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)
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

点击下载PDF课件
本场目录[点击直达]

6 相关定义-观-观什么
记忆加深
自测题及答案

观什么

善德善念慈悲心,佛性观照自己心。行深波罗蜜多时,色空均是虚幻事。


5.11『美图视频』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

佛的哲学就是观照世界上一切事物

我们经常在心情烦恼的时候想一想,哪一些该我们去做,而有一些是不受我们控制的,应该进入静心的状态。所以学佛人要学如如不动,佛的哲学就是观照世界上一切事物,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是完全可以避免,让自己没有烦恼。
人只要有思想,就必然会不断地种因,种善因还是恶因,是由你自己决定的。所以越修心改命,就必须观照自己每一个想法,用佛法界讲,叫“起心动念”。我们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,都是因,所以要懂得果。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菩萨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果报;而我们人先做再说,等果来了才后悔,所以要懂得这些。
记住了,天无边,心无垠,能够理解别人,才能懂得这个世界没有完美。你如果拥有不知足的心,你越追逐,你晚年会越寂寞。我们学佛人要观照自己,理解别人,严于律己,对别人不苛求,你自己就活得很自在。反之,对别人吹毛求疵,一生会痛苦相伴。我们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,而在于你知道自己能够包容别人多少。所以,宽阔的胸怀,那是你人缘的基础啊。

2019.11.10【新西兰奥克兰】完整原文

你内心要完全跟佛法融一起

虚拟的摆设,有什么用了?(对)这个人什么法都学过,什么宗教什么宗都学过,最后心里根本没有佛性。没有一种佛性,把它当成一种知识来演讲、来教育,你本身都做不到,你说你有“自观内心”,怎么观照到你的内心?“自观内心”,你内心要完全跟佛法融一起。你是一个好师父、好老师,你才讲得出好的法门(谢谢师父。这两句话如果我们不看第一句,就是说如果不去考虑“外观众法”,首先考虑“自观内心”,就是完全看自己的心,看自己拥有的)叫你看到你的第九意识。“自观内心”,内心什么?内,在很里面的。过去叫自己的太太“内人”。“内人”就是关在房间里边的,在很里面的,女人不出来的,叫“内人”(嗯)“外人”,这是外人,很外面的。懂了吗?(明白。师父,这两个一定是同时存在的吗?可以说某一个阶段我们就是“自观内心”吗?然后观到一定程度再“外观众法”,可以吗?)同时存在,都可以(哦。那如果自己心都观不好,再观众法是不有时候就会添很多的烦恼?)观不好就闭关,把你的关给闭起来,眼睛不要去看,你就慢慢看到了,耳朵不要去听,你就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。一个人在烦燥的社会当中,你能听到自己心跳吗?等到你在房间里很安静,在农村里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时候,你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吗?心跳听得见吗?

Wenda20171208 01:22:01完整原文

能够用菩萨的思维和菩萨的能量来观照,来在人间生活

要知道,忏悔的效果是非常大的,忏悔就相当于人间的人和别人说“我错了,我对不起你”,你可以打动对方的心,你可以让对方痛哭、感动,因为对方了解到你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了,他才会有感动的心出来,这就叫忏悔。“过去我做错了,我不应该这么做,造成对你的伤害”,一定要懂得忏其前愆,悔其后过,然后要用菩萨的清净观,慢慢地观照大千世界的万物,这就是法。很多人问师父,什么叫法?能够用菩萨的思维和菩萨的能量来观照,来在人间生活,这就是法。把佛法的清净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,时时刻刻运用你所知道的“道”,这个“道”就是你知道佛道。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“知道”。“知”就是我明白了,“道”就是这个道理,这在过去来讲,就是一个“道”,替天行道、佛道、法道,就是一条道路,是一个方向。所以怎么样将生活当中和你所知道的“道”合二为一?你的生活全部生活在佛道当中,那么你就能在人间证悟佛道。证悟佛道就是完全如理如法地在人间佛法的指导下好好地生活,讲得再白话一点,就是用菩萨的心在人间去利益众生。

白话佛法11-19完整原文

要学会妙观;深观因缘,果报不虚;用这种佛法的思维来观照

佛法应该用在现实生活当中。举个例子,家庭的一些矛盾你要学会妙观。夫妻、孩子相处在一个屋檐下,但学佛人心里要明白,只是因为过去生中的缘分和牵绊,倘若今生彼此债务还清,来世歧路各别,永不相见。有了这样的真实观,即使现实生活当中,夫妻背叛,孩子离开,你都能理性地面对。因为你深观因缘,果报不虚,你就不会像别人一样,怨天尤人,反目成仇,结下更深的恶缘,来世跟着受报。
如果用这种佛法的思维来观照,就是让你想通想明白,感情就是冤亲债主,不是来要债就是来讨债的,你就不会执著在现实的烦恼当中。

6.11『美图视频』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

彻悟的无常观

很多人的念经常在变,意念在变,很多人的论理在变。佛陀曾经开示过:这些贤士因为没有修无常观,没有广布无常观想,所以他们不能洞悉诸法无常之理,所以会产生斗讼(文言文把它翻过来叫“斗讼”,实际上用现在话就是产生的争斗)。他们相互地斗诤,便无法观察真实的义理(看不清楚前方路的人,他一定不能看到自己的目标),一定会有迷惑之心(不能理解佛法真正含义的人,觉得佛法是虚无飘渺的。很多人学佛学到后来,“既然有来世,既然要看破,既然要放下,那索性我人都不要活了”,这就是一种迷惑),而且这种迷惑来到人思维上的时候,人会执此迷惑(就是一直执著于这个迷惑中。你想想看,一条不平的路,你走错路了,不停地在走错路当中,你产生的就是愚惑和颠倒——愚昧、迷惑、颠倒)。这就是为什么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找到自己修行的路,命终之后就会堕落饿鬼、畜生、地狱三恶道中。

白话视频95完整原文

佛法经常跟我们讲要观照自己,常常看看自己像不像一个学佛人,像不像一个弘法之人


【BH佛法】140410完整原文

平常就要观照身体是。。。

弗加沙王回答:「我从未见过佛陀,只是看了《十二因缘经》后,便发心出家修行。我准备明天入城托钵后,就去求见佛陀!」佛陀听了,告诉他:「人的生命是非常危脆的,朝夕之间变化迅速,根本无法预知无常何时会降临身上。我们平常就要观照身体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一旦死亡败坏时,只是四大组合归还本位,毋需惊慌恐怖。同时,也要保持觉性,远离妄想,一心专念佛法僧三宝;平时也要多做布施、严持净戒,体会无常的真理,若能如此,则如同亲见佛陀一样殊胜。如果你只是想着明天要见佛陀,是没有什么益处的!」

【师父说的那些佛陀故事】弗加沙王得道完整原文

佛法要我们观照自身的。。。

人的心像一个流浪汉,到处乱跑,所以佛法要我们观照自身的性格和习惯,观照自己是否如理如法。起心动念,就在你的佛性中。
任何一个人讲出来的话、做出来的事,起心动念,其实都在五蕴中,都会对你产生阻碍。 只有看见自己内心的五蕴,明了它的劣根,才能找到它,看破它,消除它。 犹如我们要把老鼠赶出去,你必须先点亮房子的灯,照到这个老鼠的存在,你才能把它赶出去。 所以照见五蕴皆空,就是要看见了,才能把自己的“色受想行识”,去看破它,去消除它对你意识当中的伤害。唯识论讲的“万法唯心造”,就是这个道理

5.7『美图视频』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

观照到五蕴皆属空幻

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的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下至人间的一切事物、动物、植物和人的身体,都是有相的;人的思想、道理、人事人情、喜怒哀乐,都是无相的。一切有相无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是因缘所生,没有实体。你们笑的时候有实体吗?笑声抓不住、摸不着,只能听到。因缘无实体就是空性,你们在想问题的时候有实体吗?也没有。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这些都是空性。观世音菩萨在修般若空观的时候,观照到五蕴皆属空幻,所以说五蕴皆空,色受想行识就是空观体,有相无相都是色成空。

140625 香港完整原文

观察五蕴的生灭

开始时佛陀就说了一句,他叫大家观察五蕴的生灭,接下来佛陀继续说,能够观察五蕴出现的现象和过程,就是在观照五蕴的生灭法。太精彩了!师父都不知道你们是否听得懂。佛陀说,如果我们能够观察这个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出现的现象和过程,比方说,你今天脑子里开始形成对这个人的爱,慢慢地越来越爱,爱得心里真的是非常喜欢他,到了那个时候,实际上你的五蕴已经形成了,对不对?爱到最后……实际上这个过程当中你就是在观照。“观”是什么?观察。“照”就是我在看这个问题。观照自己五蕴的生灭法。因为你爱他、爱他,爱到最后呢,婚姻失败就没了;我想啊想,想到后来,想完了,结束了;我今天要买一样东西,我买啊买,我买不起,就没了: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空的。那讲到底了,佛陀就是告诉你们,观照五蕴的生灭法,什么东西有生就会有灭,道理就是这么简单。
一切从因缘生,一切从因缘灭。就是说一切都是从因最后到缘尽灭掉的。你今天生起了跟人家感情好的心,慢慢地就会失去跟他好的感情,灭掉了。你今天是小孩,等你以后年纪大了,成了老婆婆,你就会死去。所以,你理解了,就是佛陀跟我们讲的,你看空了,你知道什么叫生灭了,你就会知道五蕴的生灭;你看空了之后,你就知道“五蕴皆空”了。师父跟你们讲过后,你们会容易理解《心经》中“色即是空”,就是“五蕴皆空”。因为你看到这个有色世界都是空的,你已经观察到佛陀说的能够观察五蕴的现象和过程,你就是观察到五蕴的生灭;当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有灭的时候,你就知道“色即是空”;当你了解到“色即是空”的时候,你就拥有佛的智慧了。

【白话FF】11-39完整原文

观照心念的生灭

佛陀知道后,心生慈悯,对般特比丘说:‘今日我亲自教导你一首偈子,你当牢记心底,时时专心诵持,作为你用功的法门。这首偈子就是“守口摄意身莫犯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”’般特比丘听了之后心领神会,立刻欢喜地诵持这三年来他唯一能记住的偈子。世尊又谆谆告诫他:‘你年纪这么大了,才记得这首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偈子,实在不足为奇,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含意,才能用得上功。’于是佛陀为般特比丘开示偈子的意义,说明身口意最常造作的过失,并且叮咛他要时时保持觉性,观照心念的生灭。众生于三界内流转生死,不管是升天享福、或深陷地狱、或悟道解脱,皆是由这念因心所生。只要能清净身、口、意三业,自然能证得涅槃解脱。

【师父说的那些佛陀故事】一偈得道完整原文

用心观照自己的毛病,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

人嘴里说要平等心,心里还是不平等。我们要明白,活在这个世界上,怎样让自己的心中产生真正的平等。我们要爱我们的母亲,更要爱观世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……还有众位菩萨,就像我们小孩子的时候怀念母亲一样,念念观世音,念念各位菩萨,自然就息灭了自己心中的“三毒”贪瞋痴。没有智慧的人才会永远记恨别人。所以师父跟你们讲:如果从别人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,就是智慧;如果从别人身上能够吸取教训,就是一个智者。智慧,就是什么事情都有办法解决,冷静,幽默,平静地去处理。修心修的就是心中的觉悟,“觉”是你的本性,“悟”是自己的正能量,用自己的正能量去觉自己的本性,就是走在佛道中。用心观照自己的毛病,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。这个“观照”就是照见,所以你才会改掉人间的毛病,才能放下,才能解脱。记住了,解脱就是觉悟。

白话视频68完整原文

观是观照一切平等

吾念即观。我的意念就是看到的,你们的意念看得到吗?看得到。你自己会看到你自己的意念在想什么,我看到自己今天是个好人,我的意念就转得好,我今天是个坏人,我的意念就转得坏。观是观照一切平等,你今天要看到的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。一念即观本,念就是照心,就是佛菩萨的佛光照到了你的本性,明白了吗?一个念头就可以看到你们的本性啊。今天你们脑子里会想:这个人啊,我可以占他点便宜。你这是不是本性啊?看得到吗?你今天讲话挑拨离间,人家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人啊,这就叫一念观本。好人会讲这种话吗?好人会随随便便挑拨离间吗?会说妄语吗?英语中有句谚语叫“说谎要有好记性”,自己说过的妄语,过一段时间自己忘记了,又拿出来讲,露馅了。如果你不妄语,你就等于永远不会忘记。

白话佛法7-38完整原文

经常用平等心来照自己

要常常观照自己。如果你经常用平等心来照自己,你的贪瞋痴慢疑自然就无所遁形,无路可逃了。就是根本没有地方逃了,就可以消灭它。修行人经常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考验。比如:我今天累了,我是受着肉体上的考验;我今天被人家骂了,我是受着精神上的考验。我今天被人家害了,我要感谢他,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这个坏人害我,我还不懂得这些呢。我要把人家害我的东西告诉其他人,让其他人不要再去受害。要有“我今天虽然受了害,但我值得”的精神。

白话佛法5-31完整原文

用平常心和平等心来看自己

把自己看得低一点,你才能看清这个世界:我们学佛人为什么要常常观照自己,就是要用平常心和平等心来看自己。你只要常常用自己慈悲的平等心和平常心观照自己,你的“贪瞋痴慢疑”自然就无所遁形。我们很多人经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考验,实际上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解脱,没有看成平等。很多人经常说:“我为什么受这种冤屈?我为什么受这种苦?”反过来想一想,你为什么不能受这些苦?你为什么不能受这些冤屈?为什么别人可以受,你不能受呢?举个简单例子,外面很热,为什么人家就能忍耐着热,而你不能忍耐呢?你就为了自己,觉得很难过、很伤悲,你的精神上受到了很多刺激,但是别人的精神上呢?就是拥有一颗平等的心,看到别人都能够忍耐,为什么我不能忍耐,这样就拥有平等心来观照自己,你就可以解掉自己的束缚。

【BH佛法】160324完整原文

记忆加深
请结合以上完整开示学习本部分内容

自测题及答案



参考答案 全选

以上内容整理、排版、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护法菩萨原谅!请各位师兄原谅!

【点下图】

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>>>诚邀您的参加《初学共修》<<<
点击上方文字进入

學佛改變命運
歡迎師兄們參加
现成提问互动辅导
欢迎您邀请身边有需要的朋友进来旁听,
也许正是她/他人生的转折
 请扫码进入群等待后续通知
是什么吸引了千万信众紧紧跟随
我们期待您的到来,给您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
感恩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感恩恩师!



保存本页二维码
扫码进入

上一篇: 【第154期】平安度过【中元节】2/六度|禅定43

下一篇: 每周日晚更新

资料大全 >参加方式 >防失联APP >
听课件合集>《共修》合集 >




  • 返回
  • 目录